文/肖三
川人說話離不開“板”,而且有“板”有“眼”。有名堂,有故事,有味道,總之“板眼兒”特別多。
王二娃人勤快,就是認死理,人稱王板筋(呆板,倔強)。父母喊他多讀書,他就不讀,兩爺子不曉得板了好多鋼。老娘悄悄找人算了個“八字”,說隻要有了小家庭就不得板了。果不其然,自從有了女朋友,王二娃就收斂了些。結婚後,王二娃跟老丈人借了些錢,在興隆街開了家豆花店附帶茶館,每到趕場天,喝茶的,玩紙牌的,生意好得很。
隨著生活的改變,王二娃也隨著變了,起早摸黑,勤儉持家,兩口子百般恩愛,小日子過得有板有眼,成了人前人後羨慕的家庭。
你聽嘛,到過店子頭吃飯的人說,豆花兒板紮得很,米飯也散酥,吃到嘴裏頭硬是安逸得板。尤其是那個跳水兔,更安逸。
最有板眼的還是王二娃的老丈人,他對女兒說:“仙人板板,隨便他咋個板,隻要人勤快,就能板出點名堂來。”
【征稿啟事】
華西都市報“寬窄”副刊四川方言龍門陣《蓋碗茶》版麵推出以來,得到省內外四川方言作者的大力支持。為讓《蓋碗茶》更加活色生香,方言故事層出不窮,我們向“有故事”的方言作者長期征稿。有好的方言故事,有趣的方言傳說,都可以給我們投稿。字數1200字左右。投稿信箱:730156805@qq.com。
【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。報料微信:ihxdsb,報料QQ:3386405712】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